[attach]1227[/attach]
在这里,想跟意识到自己正处于“受害者心态”的人分享一句话:“我不是受害者,我是幸存者”。固然那些痛苦的经历真实发生过,但我们绝不能被其困于牢笼。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是未来的可能性,而不是与无法改变的过去斗个你死我活。转换视角,抱着自己是“幸存者”的心态,才能更好地振作起来。著名心理学家、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·伊娃·埃格尔博士告诉我们:“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,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、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。”从心理学上来讲,转变心态,也就是转变我们的“心智模式”。陈春花老师说:“心智模式,就是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,你内心的判断。”比如,面对困难,有人第一反应是化压力为动力,直面挑战。而受困于“受害者心态”的人,第一反应可能是“完了,我又要失败了”,然后回避挑战。如果人一直在受害者循环里打转,一生都无法建立正确的“自我认知”。而打破这个循环,就需要建立新的、健康的“心智模式”。a.学会精神自洽自洽,是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。自洽的人,身上有3个特征:1、能客观地评价自己,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2、常常自我审视,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,不随波逐流。3、面对生活的进退,都能保持平稳的心态,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。b.改变固有思维我们可以多多觉察、反思一些固有思维和刻板印象。比如:“别人这么幸福,肯定是因为ta天生命好。”“我过得这么惨,一定是因为没人帮我。”学会换位思考,更新或扩展思维模式。比如:“ta看起来幸福的背后,是不是也付出了很多代价?”“我这方面做得不好,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?”……只有先在意识层面发生改变,相信你值得幸福与美好,你才有机会得到这一切。c.提升自我价值可以通过看书、旅行、体验新事物等方式,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。一定要相信,自己有能力改变生活。这不是盲目自信,而是树立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,制定为之努力的计划。把注意力放回自身,不断提升自我价值,才能让我们的心态更开放,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。d.主动寻求帮助如果你觉得周围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负能量,而自己又无力改变,也可以试试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[attach]1228[/attach]我想起之前的一个来访者小雪,她屡次发现自己的男友出轨,却忍受了3年都没有分手。在这段感情里,小雪就像一个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徒步者,能量一点点消耗殆尽。在她感觉自己就要“枯竭”的时候,她决定自救,鼓起勇气走进了心理咨询室。在最初的几次咨询里,小雪都是在抱怨男友有多“渣”,对自己有多残忍无情,自己对他那么好,他却不珍惜,她无法理解。“可为什么明知这段感情没有未来,我却不敢走出来呢?”小雪满是疑惑和委屈。咨询师温柔地问她:“在这段关系中,你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。即使很痛苦,却选择继续留在这个角色里,你有没有想过,或许是你从这个角色中得到了一丝好处?“小雪下意识反驳说:“好处?没有好处,只有痛苦。”咨询师继续说道:“如果你没有从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,你肯定毫不纠结,早就分手了,对不对?“听完,小雪陷入了沉思。咨询师认为,扮演受害者是她熟悉的行为模式。而熟悉的,就是安全的,哪怕痛苦,也不想打破。因为在小时候,小雪就经常被父母冷漠对待,但由于无力改变,就养成了扮演“受害者”的习惯,以此减少一些委屈和无奈。唐纳德·梅尔泽( Donald Meltzer) 说:“一切防御机制,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。”有时候,受害者其实不是被动成为的,而是自己无意识主动选择的。只有停止扮演受害者的角色,才能真正走出伤害,走向幸福。这也是小雪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,最深的领悟。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:“心态改变,态度跟着改变;态度改变,习惯跟着改变;欢迎光临 瑶都生活网 (https://www.yaodu.cc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