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水稻“双抢”工作已经接近尾声,然而在码市镇大城村,这里引种的高端水稻品种“象牙香珍”才刚刚进入成熟期,农户们抢抓农时,开镰收割,农田里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。 走进码市镇大城村,青翠的中稻与金黄的早稻相间生长,生机盎然,刚刚成熟的“象牙香珍”稻穗颗粒饱满,微风吹过,泛起层层稻浪,稻香四溢。农机手娴熟地操作收割机在黄金稻田里来回穿梭,切割、脱粒、粉碎稻杆、装车转运一气呵成,十分钟左右,便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收割。相比普通的杂交水稻,“象牙香珍”水稻外形更加细长,入口香味持久。 “这个品种在我们这高寒山区种出来的品质相当好,一个我们这雾水重,另外这个米质浓香型的,吃的口感带甜味。”种植大户谢远生说。 “象牙香珍”对土壤、水源等环境因素较为苛刻,但市场效益上佳,三年前,谢远生等人在村两委的支持下,通过市场考察,联合引入这个品种试种并获得成功,并且通过这几年的种植,在“象牙香珍”生长、管护等方面得出很多经验,周边农户纷纷加入到种植队伍中来,面积从最初的100亩扩大到1200多亩,产量也从亩产800多斤增加到1000斤左右,主要销往广东市场,价格可达6元一斤。 “今年的产量比往年要高上150-200斤左右,以前我们没搞懂这种水稻的习性,因为这个是广东品种,现在我慢慢摸索出这个习性了。”种植大户谢远生说。 大规模的水稻种植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土地流转的收入,而且村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获取酬劳,水稻收割以后,将继续轮种其他蔬菜,既提升了土壤肥力,同时避免了土地抛荒。 “我大概这半个月之内就把水稻收完,收完我就马上把菜心和油菜种下去,因为这地我不能荒,循环利用上来,我一年都是要种东西的。”种植大户谢远生说。 近年来,码市镇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,秉承着“农户效益第一”的理念,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,丰富农民“钱袋子”,不断推动农产品规模化、品牌化,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 来源: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:王辉 熊洋 张建(见习) 编辑:刘翥 本文为江华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jhxww.cn/content/646742/55/12947730.html 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://www.yaodu365.cn)。 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 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
2023-05-21
2023-10-11
2023-06-01
2023-07-12
2023-05-18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