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收时节,江华大圩镇长山村集体经济承包的鱼塘喜获丰收,一经捕捞就发往中南大学食堂,备受师生青睐,成为长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。 来到长山村鱼塘,驻村工作队正带领村民身着防水服,在抽到半干的鱼塘中热火朝天地捕捞着,撒网、赶鱼、收网、装车一气呵成,平静的水面变得浪花飞溅,肥美的草鱼、鲢鱼在网中打滚,不断跳跃出水面,鱼儿跃波的景象与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喜人画面。 “我们今年的鱼苗是四月底放的,放了鱼苗是一万五千条左右,今年产生的鱼大概是一万八千斤,鱼基本上是往中南大学食堂销售,村集体收入是十万多左右。”长山村村支书吴观晶说。 在另一边的蔬菜基地,随处可见的村民行走在田间地头。有的在忙着除草,有的在忙着杀虫、施肥,经过村民精心管护的甜菜心叶片肥厚,绿色的叶子油光锃亮,玉米、茄子等蔬菜也长势喜人,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蔬菜基地的发展将村民带上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,让过去在别处务工的村民在自己家门口也能就业,实现增收。 “自从他们来了,我们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种了很多的产业,我们有事做,生活越来越好了。”长山村村民吴翠英说。 目前,长山村已经形成了菜苔、玉米、茄子、鱼、茶叶等产业的多元化生产发展路线,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,农副产品一经生产就销往中南大学。刚刚新建的蔬菜加工厂也投入使用,建立的瑶韵长山红茶叶品牌也取得了不错成效。驻村工作队通过延伸蔬菜产业链,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,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出新的路子,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获得收益,帮助村民用自己的双手“种植”出乡村振兴致富路上的美好愿景。 “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现有的情况,依托中南大学的优势资源,丰富长山村的产业发展模式,增加长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,让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,以实际的行动实现乡村振兴。”中南大学驻长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少清说。 来源: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:张建 朱婷 编辑:刘翥 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://www.yaodu365.cn)。 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 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
2023-05-21
2023-10-11
2023-06-01
2023-07-12
2023-05-18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