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的横空出世,并没有太震撼到我。 我相信,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—— 跨时代的AI模型、用十分之一的成本跑出GPT-4的性能、暴击英伟达6000亿美元…… 这些,离咱们普通人有一点遥远。 但是,深圳与DeepSeeK的初次联袂表演,让我见识到了DeepSeeK恐怖的统治力—— 今后,咱们的生活将被DeepSeeK完全改变。 2月15日,深圳市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“AI数智员工”,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.0版。 此次共计有70名“AI公务员”上岗。 这70名新公务员能干些什么呢? 根据官方的描述,这批新公务员能结合各部门单位实际业务流程,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,满足240个业务场景。 咱们只需要关注后半句足矣—— 满足240个业主场景,包括且不局限于公文处理、民生服务、应急管理、招商引资……基本把对内对外的重点场景一网打尽。 那么,这批新公务员的业务能力如何? 首先,AI公务员不用培训。 毕竟是AI,学习速率比血肉凡胎快得多得多。 普通新入职的公务员一般都会有一到三个月的上岗培训,如此才能胜任后面的工作,而AI公务员,只要把数据给接上,一入职便是资深公务员。 其次,AI公务员更快。 “执法文书生成助手”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;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;“安全生产助手”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。“AI招商助手”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%,分析时间缩至分钟级…… 这些都是官方的表述。 另外,还有一些内部人员的小道消息—— 公文流转、会议记录、数据填报等工作都可被AI接管。AI系统的操作下,某科室文件的传阅时间从几天时间压缩至几首歌的时间! 最后,AI公务员很准确。 对于公文格式修正,AI准确率超95%,错误率控制在5%以内; 对于最需要灵活变通的民生诉求分拨,AI准确率也高至95%。 对于那些苦练多年的写材料好手而言,更是天都要塌了。 他们呕心泣血写了大半天的材料,说不定还没AI半盏茶的功夫写得好。 谁也没想到,当大洋彼岸上演了一出疾风骤雨的“美式反腐”,马斯克20天裁了6万公务员时,东大“小渔村”的公务员们,也遭遇了第一次职业生涯危机。 2月17日,深圳宣布: 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,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,实现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。 DeepSeeK全面启用,深圳公务员集体失眠! 唯独出现在这个行业,让人有些期待。 2024年,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登上热搜的同时引起了巨大的热议—— 当机器人以「不知疲倦、不领工资、不交社保」的方式降维打击出租车行业时,那么普通人类司机毫无竞争力可言。 AI天生变态的就业竞争力,决定了一旦它进入到某个行业,都可能让就业者们担惊受怕,进而引发大量的负面社会舆论。 除了公务员。 公务员的职业属性就决定了这个集体不会被市场力量淘汰。哪怕是AI的介入,公务员们的退出机制的建立也需要一段漫长的岁月。 公务员们会焦虑,但不会失业。 由此,内部的声音是沉默的。 再听一听外部的声音。 对于公务员,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个刻板印象。 人员冗余但效率低下。 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原因是, 担责问题。 为了避免担责,把一个人的活拆分给多个人做。 人多了,责任也就分摊了。 为了明确责任,就得工作留痕。 只要工作留痕了,就能确保一切都有迹可循,能够追根溯源。 于是,人越来越多,且每做一项工作都需要出个文件,填一堆表格,做一套台账…… 根据DeepSeeK搜索显示,全国有公务员710万,事业编制人员3100万,若包含编外人,则人数还要往上走。 还有个更明确的案例,佛坪县户籍人口约3.2万人,而根据《佛坪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2991人。 大约每10人就要养一个公职人员。 这些事儿遇上AI公务员,情况就能好转了。 一个干部一天要处理十几份文件,填写一张又一张的表格,光干干这些工作就得费不少劲,而换AI公务员来处理,只会又快又好。 如此,效率就上来。 先不管AI公务员能不能担责,只要能配合着人类公务员把工作效率提上去,效率一上来,那至少对人手的需求就减小了不是? 再看第二个问题。 公职人员养老金。 2022年,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支出便高达1.5万亿。 1.52万亿的养老金大约覆盖了2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。 也就是说,在2022年,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退休金就高达约6500元/月。 当公职人员养老问题遇上AI公务员会怎么样? AI公务员说:我不领工资,我不交社保,我永不退休,退休金这个词压根就不与我沾边! 一切问题,迎刃而解。
再看DeepSeeK自己是怎么说的? 5-10年内,10-20%的公务员岗位可被替代! 10年以上,30%的公务员岗位可被替代! 能省多少财政支出? 想都不敢想!
更何况,除了公务员、事业单位人员之外,咱们还有国企。 以银行为例, 办事套路和公务员是一样一样的。 为了责任问题,每做一项业务需要拍照留档,需要业务人员盖章,需要网点值班经理盖章,需要网点负责任人盖章,需要远程授权…… 一旦碰到些复杂的业务,比如老年人拿着已故老伴的存折取钱,比如收到了一张假币……一个业务能办个把小时。 排在后面的朋友,轻则抱怨几句,重则:“把你们的领导叫出来!” 银行的基层网点,同样急需DeepSeeK的帮助呐。 这,就是DeepSeeK统治力—— 敢为人先的深圳。 当全社会掀起一波DeepSeeK热潮时,有的人用DeepSeeK进行彩票预测,有的人用DeepSeeK问哪里的房价能涨,有的人在反思为什么自己所在的城市培育不出DeepSeeK…… 唯独深圳,先从自己入手,直接拿来DeepSeeK用在自家公务员身上。 大深圳,不愧是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,就是敢于做一个吃螃蟹的人! 真的勇! 而这,更是实干派的表现! 回顾2024年,看看深圳发生了什么。 近日,网传了一版2024年财政收入排行榜—— 深圳,尤其显眼。 虽然财政收入3900亿,仅次于北京、上海,但深圳却是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城市。
有人说,收入负增长也能吹吗? 确实能吹! 2024年过得有多苦,咱们心里都有数。 深圳这数据,至少真实! 为了增收,各大城市大搞罚没收入。 2024年,万亿城市市级罚没预算收入中, 烟台罚没强度高达102%,罚没收入同比增长120%;青岛罚没强度高达46%,罚没收入同比增长73%…… 深圳,罚没强度仅1.6%,同比减少10%。 唯深圳,没有为了提高收入而给营商环境添麻烦。 为了增收,各大城市还是忍不住要卖地。 2024年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1752亿元,上海为1644亿元、杭州1404亿元、西安831.72亿元、广州772.64亿元、南京673.58亿元、成都590.69亿元、武汉563.69亿元、合肥530.28亿元…… 深圳,仅卖了5块宅地,收入仅为346亿元。 唯深圳,没有为了提高收入而搞土地财政。 与此同时,深圳在缩减开支。 2024年深圳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龙华同比减少近20%,光明坪山同比减少约15%,深山特别合作区同比减少48%。 深圳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。 2024年,深圳税务部门共为3.7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798亿元,为先进制造业、工业母机、集成电路等行业减免1055.6亿元。 纳税人满意度排名创历史新高。 这就是2024年的深圳,甭管别的有的没的,生死看淡就是干。 一切为了企业,一起为了搞经济。 2025年,深圳依旧是那个务实的深圳。 甭管DeepSeeK从哪儿来,又要到哪儿去,好用咱们就先用上。没想到,新年的第一个风口,就这么先被深圳抓住了。 2025年的深圳,再一次用行动告诉大家—— 咱们就该去这样务实的城市,就该去这样有勇气积极探索的城市。 这样的城市,才能把DeepSeeK的风口挪到咱们普通人的脚下。
版权声明
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://www.yaodu365.cn)。
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yaodu.cc/thread-354-1-1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