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惊!又有女性被恶意造黄谣了!
这一次的主角,是拥有500万粉丝的博主小雪。
但造谣者,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踢到铁板了。
小雪上演的教科书式完美反杀,值得所有人学习!
事情还要从7月9号说起,小雪的男友百乔照常更新了一条视频。
刚一发出,留言区就涌出来一堆污言秽语。
小雪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也没有觉得有多严重。
直到家人同事朋友,都纷纷跑过来问“那个人”是不是她时,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造黄谣了。
虽然感到无比愤怒,但小雪没有被冲垮理智。
她当机立断开始核查信息来源,收集参与造谣人的证据。
经过调查发现,是有一个女生自拍了几张不雅照片,由于某些角度酷似小雪,就被某些网络臭虫造谣是她的不雅照,甚至还以此进行牟利。
弄清楚了来龙去脉,小雪在7月10号向所在地派出所报警,并联系了专业的律师进行法律咨询。
根据律师的建议,她在当天下午就进行了证据保全,同时做好了起诉的准备。
为了搜集更多的证据,她和朋友“卧底”进了那个收费群(已向公安机关报备,合理合法),被迫看完了所谓的“瓜”。
和小雪为了收集证据不同,为了满足自己窥私欲而进群的人,竟然有300多。
就像小雪所说的那般,“不是每个人都有分辨能力”。
而这些人,缺乏的不仅仅是分辨能力,还有基本的道德底线。
在调查这起事件的过程中,小雪还发现了转发黑料、造谣、碰瓷,并且借此非法牟利的机构。
她表示要将这些人都告上法庭,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。
可能有些人会想说只要删掉帖子不就没事了,反正隔着网络谁也不知道那人是谁。
不好意思,小雪做了区块链证据保全。
对于不了解的人,直白的形容一下:
“只要地球不爆炸,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都没法删掉。”
即使删掉了,小雪也准备了后招,因为她做了足足三大本证据保全公证书。
任何想借着网络的壳,侮辱、造谣、牟利的人都逃不掉。
没有人可以随意造谣,而不负法律责任。
小雪的“宣战”视频底下,有一条高赞评论:
“她今天争取到的光亮,终有一天会照耀在我们身上。”
小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。
这对所有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人来说,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。
从这些年发生的造黄谣事件,可以明显的看到,受害女性们越来越勇于站出来反击。
前段时间,闹得沸沸扬扬的苏州大学p图造黄谣事件大家还有印象吗?
苏州大学的赵某某,将自己高中同学发在朋友圈的生活照恶意p成裸照,有些照片的脸上甚至还p上了男性“器官”。
这些照片被他发到了色情网站上,供无数人浏览观看。
受害女生调查后发生,被造谣的远不止她一人,还有曾经的高中学妹、大学同学。
经过半年的查证后,该男生最终被开除拘留。
还有之前在社交平台疯传的“地铁姑娘脱衣事件”。
起初是在某吃瓜群中传播,说是地铁三号线上有美女搞“露出”。
底下的人纷纷求“看看”,甚至还有人说:
“便宜那趟地铁的人了,应该便宜我们才是。”
污言秽语,简直不堪入目。
事实的真相——
所谓的露出照,是被恶心之人用AI软件“一键脱衣”生成的。
原照片是小红书的一位博主,一年前在地铁拍摄的穿搭照。
博主大概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分享的生活照,却成为了恶意p图造谣的原材料。
知悉真相后,不少热心网友涌入小姐姐的评论区提醒她赶紧报警。
女生看到后,也在评论区回复将进行维权处理。
去年末,《我突然被54万人看了裸照》的推文在微博疯传。
这位女生和苏大事件受害人一样,被高中同学恶意p图造黄谣,传播人数高达54万余。
更可怕的是,她的个人信息也被流传了出去,家庭情况、学校专业、年龄身高长相……一一都被曝光在网络上。
然后就有无数人前来添加女孩的社交账号,并且伴随着口嗨性骚扰,恶臭程度令令人发指。
经过了一系列的对峙,在警方的处理下,造谣的加害者被刑拘。
阴沟里的老鼠,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,将无处遁形。
那些躲在网络背后心思阴暗的人,也会在法律的审判下,暴露无遗。
回望这些事件,虽然最后的结果大快人心。
但其中的艰辛,可想而知。
任何一个女生,面对这种被恶意造谣的事件,都难以做到平复心情。
在努力维权的路上,她们收获支持的同时,也得到了许多诋毁。
而这些诋毁,在发言者看来不过是一句轻飘飘的调侃。
但对受害者而言,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粉发女孩郑灵华就是因为这些汹涌而来的网络暴力,选择了自杀。
一张发在小红书上,记录和爷爷分享收到研究生通知书喜悦的照片,成为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网暴的开端。
这张照片被人盗用编故事,用以卖课盈利。
卖课的营销号赚得盆满钵满成功隐身,但郑华灵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荡妇羞辱蜂拥而至,“爷孙恋”“陪酒女”“夜店舞女”……
面对这些诋毁,她不断的反驳,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这时候,某些人开始怂了,向她道歉为自己的行为忏悔。
但郑华灵的世界,早已下起了狂风骤雨。
抑郁症找上了她,在与网友的不断对峙中,病情越来越严重。
她也曾尝试自救,努力生活,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世。
你看谣言就是这么可怕,它可以轻易的抹杀掉一个人。
网络上无数条“黄谣”背后,都可能有一个在苦苦挣扎的女孩。
面对层出不穷的此类事件,身为信息接受者的我们,需要做的是冷静思考,不盲目相信谣言,不肆意传播谣言,不随意攻击受害者。
网络时代,扼杀谣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。
这努力,不仅是为了当下的受害者,也是为了我们自己。
因为“黄谣”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有朝一日也可能高悬在我们的头顶!
版权声明
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://www.yaodu365.cn)。
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yaodu.cc/thread-112-1-1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