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董明珠在“董明珠健康家”的直播里开骂了: “偷人家的技术,挖人家的人,然后打扮自己,一下变成一个好像科技领导者一样的。然后外面都漂亮,就说我迎合年轻人的口味。其实我们要尽量的去抵制像这样的,说得严重点,我认为它就是流氓行为。”“价格最低的领导者,但是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。”
“我总盯着一个人,号称市值多少倍,现在成为首富,他首富给股民分了多少钱,让投资者每年有合理、更多的回报是我们企业家考虑的,而我们不能去靠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君子一样的,把股票炒的高高的,多有学问,别人都不行,就他行。”
满脸笑意的董明珠没有点明他在内涵谁,但特别有意思的是,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下午发博:“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!”随后,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不但转发了这条微博,还另发了一条米家空调的目标:“全年公开市场销量目标第3,未来5年成为数一数二的空调品牌!” 数一数二,意味着要把前面的人挤下来。2024年,中央空调和空调线下市场销量的前两位,都是格力和美的。卢伟冰这是在点谁,答案很明显。
这两年,董明珠发言次数很多,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或者内涵对手,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 从2013年与雷军的“10亿赌约”开始,到近期频繁爆料“小米空调专利侵权”,董明珠与小米/雷军的口水战已持续多年。 01 — 一年“怼”三次 2024年12月,董明珠在一档节目中爆料:“小米空调最近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50万。”该言论迅速登上热搜,小米方面随后发布声明称“信息不实,小米空调没有专利侵权行为,也没有赔偿情况”。当时,卢伟冰也在微博上拐着弯回应:“上午刚刚开了大家电的业务例会,重点看了看空调业务的销量和份额。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,1-11月小米空调销量同比增长53%。” 2024年6月,董明珠在格力年度股东大会上直接炮轰:“小米说自己空调第一名,实际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(代工),你的技术是什么?”“谁是第一,消费者心里有杆秤。”对此,雷军在一个月后的年度演讲中回应称“没有人,也没在任何场合说米家空调第一”,但他强调,当时小米空调已排名全国第四。
2024年7月,格力诉小米侵权案又一次引发关注。格力方面称,“米家小米电风扇”侵犯了格力相关专利,法院要求侵权方向格力支付185万元。小米官方则表示“并未收到任何环境电器相关诉讼”。后来经查,这起侵权案的当事人是小米生态链企业浙江星月电器(已更名为造梦者科技),而非小米公司本身。 董明珠为何频频针对小米?背后的核心原因其实很明确——小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抢占格力的核心市场。 02 —
小米打到格力家门口了 奥维云网(AVC)2024年空调线上市占数据显示,小米的销售金额市占率已跻身前三,仅次于美的和格力。更令格力警惕的是,小米的市占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4.34个百分点,而格力市占率则下降了约2.91%。 小米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更是佐证了这一趋势——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加54.9%,空调出货量超170万台,同比增长超55%。 对于格力来说,空调业务是其绝对核心。2024年中报显示,格力电器空调业务收入达到779.61亿元,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8.14%。小米在空调市场的快速崛起,直接威胁到格力的基本盘,这无疑让董明珠感到巨大压力。 而小米的空调野心还远不止于此。今年一月,武汉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已实现结构性封顶。这是小米集团第一个自建空调工厂,预计2025年11月正式投产,2026年大规模量产。这标志着小米正从品牌+代工模式向全产业链布局转型,进一步向格力的传统优势领域发起挑战。 “小米空调之所以增长迅速,关键在于产品力和性价比的完美结合。”一位家电行业分析师表示,“早期小米空调确实主要依靠代工,但近年来在自主研发上投入不断加大,比如上出风空调等创新设计,加上其精准的用户洞察和互联网基因,对传统空调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。”
如今的小米已不再是董明珠眼中仅靠价格战和代工的后来者。卢伟冰在2024年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强调,上出风空调、双区洗衣机等都是小米自研产品,下一步小米还要实现对上游核心器件的研发。 与小米家电业务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格力在多元化道路上频频受挫。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,格力的跨界尝试成效有限,营收结构依然高度依赖空调业务。 03 —
少一点内涵,多一点用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董明珠选择了通过公开“内涵”对手来应对挑战。然而,这种口水战真的有效吗? 小米不仅在传统家电领域与格力竞争,还成功进入了汽车、手机等多个领域,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布局。所以,商业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。因为消费者看企业家之间的口水战,就像看笑话。他们只关心产品是否好用、价格是否合理、服务是否到位。 从格力的角度看,董明珠不断强调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重要性,格力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创新、用户体验和服务升级上,通过实际行动证明竞争力。
而对小米而言,虽然在线上市场表现亮眼,但要真正挑战格力和美的的市场地位,仍需在核心技术、产品质量和线下渠道上继续发力。特别是在董明珠反复强调的“核心技术”领域,小米需要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来回应质疑。 现在,小米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。从自建工厂到加大自主研发投入,再到布局上游核心器件,小米正试图打破董明珠所谓“只靠代工”的描述。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将是小米家电战略的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其从轻资产向重资产+轻资产模式的转变。 从消费者角度看,董明珠与雷军/小米的口水战或许是一场有趣的大戏,但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他们的消费选择。正如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的那样:“不管董小姐和雷总怎么互怼,我只买性价比高、质量好的产品,谁家产品好用我就买谁家的。”
随着5G、IoT和AI技术的发展,家电产品正在从单一功能向智能互联演进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格力和小米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路径——格力强调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,小米则专注于用户体验和生态构建。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,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判断。
最终,市场会给出公正的答案。无论互怼还是内涵,消费者手中的钱包才是最终的裁判。
版权声明
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://www.yaodu365.cn)。
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yaodu.cc/thread-369-1-1.html
|